在浙江南浔古镇,红绿灯开始随 " 车 " 应变,看车流自动调节绿灯时长;城区主干道上,市民不靠运气就能体验到 " 一路绿灯 " 畅行。此外,治堵也用上了数字化手段:平台实时对路口进行交通状况 " 体检 ",发现拥堵问题,给出治堵策略建议。
这些新变化,得益于海康威视的交通综合智控系统。
2021 年,海康威视与南浔交警达成 " 数智交管 " 合作,建立起一套南浔交通综合智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道路交通进行更精准地感知、分析,运用数字路口基础建设、智慧信控应用、交通运行分析及问题自动诊断等方式,提升了交通运行效率,让南浔从传统型交通管理模式走向了数智交通管理模式。
(资料图片)
这套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红绿灯随 " 车 " 应变, 一天 " 自我调整 "700 余次
根据南浔区分局交警大队南浔中队中队长沈宇在南浔的香山路与虹阳路交叉口进行的一场实测:车流较少时,虹阳路绿灯放行时长为 24 秒;而早高峰时期,车流量增加,绿灯自动加长至 37 秒,从而增加路口通行量,帮助缓解虹阳路上的早高峰压力
这多出的 13 秒,背后是海康威视的" 单点自适应信控方案 ",该方案通过雷视设备采集的实时车流,信号灯能 " 读懂 " 车流,实时自动调节绿灯时长。
据沈宇介绍,以往,虹阳路在高峰时段,车辆排队长度达三四百米,需要等待三四个红绿灯,才能逐渐放完路面车辆。运行单点自适应信控方案后,只要一两个灯就可放完,虹阳路通行效率提升了 24.5%,排队等待时间从 65 秒缩短到 35 秒,交通流量从 1335 辆 / 小时提升至 1662 辆 / 小时。
" 在这些路口,信号灯不再是几个固定的时间,配时方案一天最多优化次数超过 700 次,从而更好地分配绿灯时间,有效减少路面排队长度、绿灯空放时间,提升路口通行能力。"
目前,南浔已经在城区 54 个路口上线了这套信控方案。
绿波通行
南浔区在主城区向阳路、年丰路、南浔大道等路段设置了 4 条绿波带,通过绿波协调优化技术,智能调控各路口红绿灯放行时间和协调绿灯启亮时差,保障车辆一次起步,连续多个路口绿灯通行。
南浔区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开远介绍,启用绿波后,南浔大道停车次数从平均 4 次降为 0.5 次,通行速度提升了约 20%,车辆行驶时间平均缩短约 50%,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数字化治堵平台
除了通过智能信控系统为城市提速外,南浔还上线了数字路口平台、交通态势分析研判平台、交通问诊平台等数字平台,对路口和路段进行知堵、识堵、问堵、排堵,为城市提速提畅。
" 知堵 " 方面,为精准地感知路面实时情况,南浔首先将路口这个道路最小管理单元实现数字化。数字路口平台基于高精度地图、3D 建模技术,动态还原路口范围内的交通运行要素,将一辆辆路面行驶的车辆映射在数字世界的道路上,呈现车流量、车速、排队长度等 10 余种交通运行指标,让交警部门以数字化地方式更直观了解路口情况,辅助决策。
" 识堵 " 方面,对于整个城区的交通运行情况,南浔通过交通态势分析研判平台掌握全局,平台覆盖了南浔城区 165 个路口、567 条路段,实时进行拥堵识别,还会进行拥堵报警,并开展历史拥堵规律分析。
" 问堵 " 方面,对于经常拥堵的路口,交通问诊平台对路口不断 " 问诊 ",分析拥堵原因,并给出解决拥堵的策略和建议。目前,交通问诊平台已针对南浔 180 个路口进行了拥堵规律与成因分析,通过给出的改进策略进行了 500 余次的调优,这些路口的整体通行效率提升约 20%。
张开远表示,通过 " 知、识、问、排 " 四个步骤,南浔通过运用数据思维从点到线到面来重塑交通管理模式,来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雷峰网雷峰网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