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全句词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翻译是: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空,又恐怕在良玉垒砌的楼宇,受不住耸立九天的严寒。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中秋月圆,苏轼独自对月饮酒思念七年未见小弟苏辙。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与思考,把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之情列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当中,以及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作者繁杂又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享受生活与积极向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资料:入世:投身于社会;出世:对世俗事务部关注。古代的文人墨客常怀入世之志,也常有出世之心。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